我要投诉快手平台,及平台商家,在直播间里提供的包装是仅含饮用水,非转基因大豆,盐,小麦粉可我实际收到的确实含有一大堆添加剂的科技与狠活!平台包庇商家涉嫌商业欺诈,涉嫌商业收假!严重造假!与宣传不符!希望工商五门给予帮助!我的诉求是平台假一罚十,商家退一赔三!@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杭州市工商局@新华社@央视新。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品包装不能超过净重多少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品包装不能超过净重1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品包装不得超过其净重或净含量的15%。这就是所谓的“15%包装容差”规定。例如,一个净重1千克的商品,其包装重量不得超过150克。此外,对于净重或净含量在50克以下的商品,包装重量的容差不得超过商品净重或净含量的30%。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防止商家以欺骗手段不合理地增加商品价格,同时鼓励生产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包装浪费。
2、商家什么行为算是欺诈消费者判断商家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首先,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判断。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⑷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⑸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⑹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⑺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⑻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2、根据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属于误导消费者来判断。
3、商家欺诈发货怎么处理商家欺诈发货的处理方法如下:1、从余额中扣除欺诈发货处理订单金额一倍的消费者赔付金;2、若商家当日某商品的发货订单总量中,发生欺诈发货的订单满10单,并且达到发货订单总量的1%,则对当日发货的该商品全部订单按照虚假发货处理。欺诈行为如何认定欺诈行为的认定如下:1、欺诈人有欺诈故意;2、欺诈人有欺诈行为;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产生错误认识;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5、欺诈违反法律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转载请注明出处获嘉县文昭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品包装不能超过净重多少